Wonderful activities
【行业资讯】互联网法院?电子证据?区块链?
发布时间:2021-04-18 21:56:02
来源:互联网
1、互联网诉讼解决互联网纠纷成趋势
1、互联网诉讼解决互联网纠纷成趋势
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是目前为止已知的全球首家网络法院。互联网法院主要受理履行合同时产生的各类纠纷以及著作权纠纷。截至今年8月底,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互联网案件12103件,审结10646件,线上庭审平均用时28分钟,平均审理期限41天,比传统审理模式分别节约时间3/5、1/2,一审服判息诉率98.59%。
互联网法院的优势体现在快速,或者批量处理一些中小经济纠纷,其在线审理方式灵活快捷,同时还节省成本,逐渐成为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重要途径。
而诉讼过程中,除了著作权纠纷以外,最为关键的就是是否签署过合同,以及这份合同是否具备成为电子证据的资格。所以我们签署的合同,尤其是电子合同必须考虑其是否可作为电子证据,具备法律效力。
2、电子数据如何成为电子证据
传递的技术性、极强的可复制性和互相的印证性等特征。什么样的电子数据才能被用作证据?
2018年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网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电子数据,《规定》中指出:
(一)电子数据生成、收集、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等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安全、可靠;
(二)电子数据的生成主体和时间是否明确,表现内容是否清晰、客观、准确;
(三)电子数据的存储、保管介质是否明确,保管方式和手段是否妥当;
(四)电子数据提取和固定的主体、工具和方式是否可靠,提取过程是否可以重现;
(五)电子数据的内容是否存在增加、删除、修改及不完整等情形;
(六)电子数据是否可以通过特定形式得到验证。
也就是说,有效的存证、固证、取证是电子数据成为电子证据的关键,通过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新技术、第三方服务商等都是可以作为数据有效性的保障元素。
3、区块链——有效固证、存证手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当事人提交的电子数据,通过电子签名、可信时间戳、哈希值校验、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术手段或者通过电子取证存证平台认证,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规定第一次以司法解释形式对可信时间戳及区块链等固证存证手段进行法律确认,这意味着电子固证、存证技术在司法层面的应用迎来重要突破。